众所周知,土耳其的足球实力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算不上一流,但要放到亚洲层面绝对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强队。可令人费解的是,97%领土在亚洲的土耳其明明有机会通过亚洲区预选赛获得世界杯名额,却偏偏选择了参加难度更大的欧洲区预选赛,导致屡屡无缘世界杯。看似不合理的选择背后,实际上却有着多重因素的考量。
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是当然是竞技层面的因素。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足球的中心在欧洲,亚洲的足球水平整体偏低,这一点通过前几次亚洲球队的世界杯战绩可以充分证明。土耳其显然很清楚,加入了亚足联,即使增加了进入世界杯的次数,也不会取得多么大的进步,反而由于归属关系的影响,导致自身联赛的球员在前往欧洲主流联赛效力时难度加大,不利于自身足球水平提高。
在1962年“脱亚入欧”后,土耳其国家队便从欧洲球队人见人欺的鱼腩,经过近三十年连续高水平赛事的历练和熏陶,逐步成长为欧洲中游水准的球队,并在90年代末期达到巅峰,不仅在加入欧足联后首次获得了参加世界杯的机会,并且在02年的这届韩日世界杯上取得了季军的好成绩,超级黑马震惊世界。而在此之后,土耳其尽管没有再获得参加世界杯的机会,但其国内的土超联赛已经相当成熟,加拉塔萨雷、费内巴切、贝西克塔斯等国内豪门也成长为欧联杯的常客。有了成熟联赛的支撑,加上非常便利地球员输送和引进机制,让土耳其足球不断汲取欧洲高水平赛事的营养,现今的土耳其足球早已成长为欧洲足球乃至世界足球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展开全文
实际上,仅从足球角度出发还不是土耳其选择加入欧足联的最主要因素,关键点还在于土耳其的政治考量。
开篇提到了土耳其97%的领土在亚洲,但它却是一个标准的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而在战略层面选择上,土耳其从来都是向欧洲靠拢,远离亚洲。从1923年开始至今,土耳其一直在致力于进行世俗化改革,全方位拉进和欧洲的关系,融入人家的圈子。体育根本上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本来土耳其国内的伊斯兰文化就是其向欧洲靠拢的一大阻碍之一,一旦选择亚洲,文化上的欧化改革势必会更加艰难,不利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土耳其体育界也就误打误撞成为了“宁做凤尾,不当鸡头”的典型,足球自在其中。
类似情况的还有以色列、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也是为了各自利益考虑加入了欧足联。
我是体育巡逻官,喜欢的朋友给个关注吧。
(体育巡逻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